不自主的「眼球振動」 恐是暈眩症上身
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張世倫表示,真正的暈眩常是陣發性的,病人覺得一時之間天旋地轉,並時常伴隨出冷汗,或嘔吐等現象。暈眩症發作時,眼睛常會出眼球由左至右,或由右至左不自主的「眼球振動」。
這種「眼球振動」的觀察及紀錄,是醫師診斷一個很重要的依據。出現這種暈眩時,通常表示掌管我們身體平衡的組織或器官出了問題,最常見的就是內耳中的半規管、前庭神經、腦幹中的前庭神經核,以及小腦的病變。張世倫醫師指出,一般來說,暈眩是前庭感覺系統出了狀況,較常見的有以下8大原因:
🔸必知暈眩症8大原因
🔺原因1/內耳的問題
(1)良性陣發性姿勢性暈眩(另一名稱為耳石症):
快速改變姿勢時發作,比如上床平躺、翻身、起床、彎腰、抬頭。通常發作時間非常短暫,猛然一陣讓病人感覺到天旋地轉,甚至噁心嘔吐,但是在1分鐘內又消失無蹤。
(2)前庭神經炎:
內耳的前庭神經發炎,多合併有噁心、嘔吐、盜汗、失去平衡感等症狀。前庭神經炎推測與病毒感染有關。
(3)梅尼爾氏症:
主要症狀除暈眩外,還有聽力異常、耳鳴、耳朵有腫脹感,也常合併有噁心、嘔吐、失去平衡感。梅尼爾氏症好發於年輕至中年人,女性較男性多,目前認為是內淋巴系統的水腫導致的眩暈。
🔺原因2/腦幹及小腦的問題:
如腦血管疾病(如中風)、腫瘤、退化,引起的暈眩可能持續好幾天。這種暈眩通常合併其他症狀,如複視(眼前景物好像有影子,一變為二)、口齒不清、顏面神經麻痺、失去平衡感(走路不穩)、無法做寫字等細微動作等。
🔺原因3/周邊神經的問題:
常見因糖尿病引起神經退化。
🔺原因4/貧血。
🔺原因5/藥物:
如降血壓藥、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物會引起姿勢性低血壓,改變姿勢時頭會暈。此外,部份抗生素、部份抗癌藥物有傷害前庭神經或聽神經的副作用,可能也會引起頭暈目眩。 有時暈眩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,需要詳細診斷。
🔺原因6/偏頭痛性眩暈:
與梅尼爾氏症難以鑑別診斷的是「偏頭痛性眩暈」,好發於年輕女性,生理期前後、天氣變化、壓力、特殊飲食都可能誘發發作。病人多數有偏頭痛史,眩暈的當下往往也通常伴隨有頭痛。
🔺原因7/脊椎動脈循環不良性眩暈:
好發於老人家的脊椎動脈循環不良性眩暈,顧名思義,與脊椎動脈循環不良有關,因為血管老化,血管張力變弱,老人家清晨起床,猛然起身時,提供內耳平衡血液的脊椎動脈無法將血液送達,因此引發眩暈發作。
🔺原因8/中風、腦瘤:
有少數的眩暈是腦血管障礙、小腦中風所致,往往伴隨有單側肢體無力、吞嚥困難、視力障礙、步態不穩症狀,需要進一步使用影像學檢查,以確認是否有腫瘤病變或血管異常。
由於眩暈症的病因多樣化,使得診斷及治療,有時十分困難。在眩暈症的急性發作期,治療的方法,一般是以注射或口服給予「抗組織胺藥劑」或「Phenothiazine藥劑」抑制眩暈。
🔸醫師小叮嚀
李彬州醫師也提醒,暈眩症也可能是腦中風、腦疝等腦部疾病的前兆,若輕易忽視恐有致命風險。因此,當第一次出現頭暈目眩、天旋地轉、走路不穩等疑似暈眩症症狀時,應及早就醫,排除腦中風與其他腦部病變、腦中風前兆等風險較有保障。
暈眩症除了接受藥物治療外,生活作息也維持要正常,保持睡眠充足,不要熬夜。吸菸、喝酒、咖啡等具刺激性活動都應禁止。飲食方面太鹹、太甜的食物都要避免。此外,工作壓力也是造成眩暈的主因之一,建議適度的休息,避免長時間不間斷的工作。
原文出處:華人健康網
🔹暈眩症日常保健
所謂功能性的「眩暈症」,需要長期服藥,因此必須配合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,才能盡早治癒和減少復發的機會。
(一) 飲食方面:
1️⃣低鹽飲食:莫吃太鹹的食物,如醃製品、香腸、臘肉、醬瓜。菜中儘量不放鹽,口味儘量愈淡愈好。不宜大量喝湯,因湯中鹽分過多
2️⃣多吃新鮮蔬菜、糙米。
3️⃣低糖飲食。
4️⃣多喝開水,每天至少2500西西。
5️⃣拒絕煙、酒、咖啡、濃茶、可樂、巧克力等刺激品。
(二) 生活方面:
1️⃣充足的睡眠。
2️⃣適當的運動。
3️⃣避免壓力過大、勿鬧情緒。
4️⃣老病號身邊隨時準備一些眩暈的藥,一發作即服用。
(三) 眩暈發作時的注意事項:
➡️急性發作時,病人會不想移動身體,因為移動時會加重症狀,因此鼓勵病人緩慢移動身體,或維持不動。
1️⃣應保持情緒穩定、心平氣和,充足的睡眠。
2️⃣保持環境安靜,避免噪音及各種誘發的因素。
3️⃣有頭暈時應躺下休息避免發生意外。
4️⃣找人陪伴在旁,以減輕焦慮。
5️⃣飲食上宜限制鹽分及水分的攝取。
6️⃣若有噁心、嘔吐情形,注意口腔清潔衛生。
7️⃣眩暈時保護自己的方法:移動時動作緩慢,臥床休息。
8️⃣若為內耳感染引起的眩暈,要按時服用抗生素。
9️⃣定期回門診追蹤,不可自行停藥
原文出處:拉菲爾醫學苑
留言列表